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人民解放战争 > 走向战略进攻 > 挺进大别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693000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材料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

重大战役影响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材料三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两党力量对比

国民党共产党
拥有军队430万人130万人
武器装备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3亿多1亿多
拥有地区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1)材料一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事件?

(2)请写出材料二表格中对应的三大战役名称及历史意义。

(3)结合材料三,分析人民解放战争初期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人民解放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蒋介石的既定内战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与奸党谈判,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谈判。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蒋介石给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的绝密电报(1945年9月20日)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

材料三   战争第三年的头半年(一九四八年七月至十二月)发生了另一个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由长期的劣势转入了优势……东北的敌人已经完全消灭,华北的敌人即将完全消灭,华东和中原的敌人只剩下少数。国民党的主力在长江以北被消灭的结果,大大地便利了人民解放军今后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的作战。

——《将革命进行到底》(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谈判”是指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蒋介石进行“谈判”的目的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伟大的事变”指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说“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导致“东北的敌人已经完全消灭”、“华北的敌人即将完全消灭”、“华东和中原的敌人只剩下少数”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意按顺序写出事件名称)
2020-12-18更新 | 10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解放战争开始的8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七十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材料二: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非常形象地比喻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材料三: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有430万人,装备精良,并有空军、舰艇以及美国的大量援助;中国共产党只有127万人,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坦克,大炮很少。这时,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最终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1)材料一中国民党“重点进攻”的是哪两个解放区?
(2)材料二里的“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什么事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0-12-29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纪念章是为纪念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所发行的,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历史的影子。读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图一的纪念章是为纪念哪一军事行动吗?该军事行动有怎样的影响?
(2)图二、三、四分别是为了纪念哪场战役?这三场战役的胜利有何共同历史意义?
(3)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图几的战役有关?使哪座城市和平解放?
(4)图五反映的战役,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请你说出这个城市的名字以及这个政权的名称。
2021-10-13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