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袁世凯的皇帝梦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30 题号:708394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人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

材料二 “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1917年孙中山广州演讲

材料三 “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蔡锷等人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

(2)为什么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

(3)《全球通史》称民国初期若干年是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

【知识点】 袁世凯的皇帝梦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某班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屈辱史
(1)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
谋求制度变革
(2)联合各省举人,发起公车上书的是哪两个人?1898年,“不甘做亡国之君”的皇帝是谁?
创建民主共和
(3)推翻清朝统治革命的领导人是谁?此次革命的果实被谁窃取了?
2019-12-01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1月,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材料二   1911年10月10日晚上,武昌城内新军中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

材料三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请回答:

(1)孙中山一生为国家牺牲奋斗,请列举2个由孙中山策划的武装起义?

(2)材料二中反应的是哪次革命?

(3)材料三表明,这次革命的胜利成果被谁窃取了?

(4)这次革命有什么意义?

2018-11-26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自强运动含有两层意思。一就阶级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下,王朝的自我振兴。二就民族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这场“自强运动”的名称。分析“自强意识”觉醒的背景。

材料二   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形成了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波潮,于是有了新文化运动。为了唤起“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两面大旗,深刻地影响和激励着“五四”一代及此后数代的中国人。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民国初年“社会的黑暗”的史实。指出“两面大旗”所代表的口号。

材料三 民国时期青年学生“最崇拜的人物”调查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从1913年到1924年青年学生“最崇拜的人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内容……完成民族革命,并实行土地革命,消灭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的剥削……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红色政权的长期的存在并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料五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毛泽东革命思想的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五,分析毛泽东革命思想能够成功实践的原因。
2020-01-17更新 | 2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