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7105213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

请回答: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哪一条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

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章的学习,给你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量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哪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但这个条约并未结束中国人和欧洲人之间的摩擦。为增加贸易量,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欧洲人想要更多的让步,而中国人则认为,这些条约向欧洲人承认的特权太多。因此,1856年再次爆发战争就不奇怪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材料三: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3)结合所知识,指出近代史上导致圆明园“从万园之园变成废墟”的国家以及战争。
(4)西方列强在近代化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他们的屡屡得逞,验证了什么道理?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怎么做?
2023-02-11更新 | 10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封闭是落后的根源,开放是进步的阶梯。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危机中应对】

材料一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1842年以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的主要进口品为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中国的主要出口品为茶叶、丝绸、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等。中国的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19世纪70年代以后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扩大。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1)列举两例《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艰难中发展】

材料二   民国以后,随着国内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工商实业界要求修订关税特别是提高进口税的呼声越来越高,北洋政府在社会舆论和自身财政短绌的压力下,与各国交涉要求修定关税税则。几经周折,1925年“北京关税特别会议”上中外达成协议。192812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海关进口税税则》:规定自1929年起中国关税自主。1929-1934年中国先后四次修订关税。……此后,民国政府关税细则仍有些升降起伏的变化和调整,幅度均不大。

——摘编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关税制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探索中崛起】

材料三

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示意图
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特点:部分开放,也就是对国际体系中的部分国家开放。对苏联开放是5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交流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主体。50年代在所有领域的开放,并不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开放,中国在许多内政方面受到苏联的干预。而80年代以来的对外开放,聚焦于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体制,在政治方面与其他国家发展平等、友好的关系,是真正的独立自主,是增强国家实力的对外开放。

——摘编自汪品级《新中国的对外开放历程:概述与思考》


(3)根据材料三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生的变化。

【①____】

材料四   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长期执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国家取得重要成就的法宝。习近平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朱炳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

(4)请为材料四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近现代对外开放的感悟。
2024-04-16更新 | 7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1)材料一中“同英国的战争”“同英法的战争”“同日本的战争”分别是指什么战争?这些战争的最后结果如何?对中国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遭受“三次灾难性战争”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3)概括从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4)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要开展一次小型的演讲活动,那么请你确定演讲主题名称。
2017-10-18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