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712438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单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选自《洋务运动史》

(1)材料一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 见下图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其中美国提出什么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材料四


(3)材料四和上一问所说的条约有何关系?材料四的事件有什么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以及中国内地沾及寄存栈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运人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

——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三“这中国,那,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根据这些现象,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该条约与以往不平等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时什么?       
(3)材料三所描写的现象和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官长”?       
(4)从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中,我们可得到哪些历史教训?
2020-11-21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1)材料一中的《南京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中国此次所受毁损”之地是哪里?这个地方还曾在哪次战争中被洗劫?
2018-09-12更新 | 1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请为以上历史事件拟一个单元主题。
(2)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并加以说明。
(3)任选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说出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020-02-15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