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 探寻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726308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从小就爱读《马可•波罗游记》,他从书中得知中国、印度这些东方国家十分富有,简直是“黄金遍地,香料盈野”,于是便幻想着能够远游,去那诱人的东方世界。……长大后,哥伦布一直想去东方。本来,人们都是通过欧洲大陆来到东方,但由于那时欧洲大陆受土耳其和阿拉伯人的控制,不易通过。哥伦布便请教了意大利地理学家托斯堪内,得知沿着大西洋一直往西航行,也能够到达东方。

(1)依据材料一概括,哥伦布期望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有哪些? “黄金遍地,香料盈野”说明哥伦布远航的动机是什么?

材料二  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曾说,哥伦布的这一发现给拉美土著印第安人带来长达150年的“种族屠杀”,“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2)你如何理解查韦斯的评价“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精神的力量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信仰的力量】

材料一   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在信仰的力量中崛起并发动了大征服运动,在西亚、北非、中亚和南亚所向披靡,不但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而且改变了亚非欧三大洲广阔地区人民的信仰,也永远改变了古典时代诸文明的地理分布。

——休·肯尼迪《大征服》

【自信的力量】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还描绘出一种新的自信的精神,这种精神可能会鼓励人们对陌生的水域进行探险,或者对古老的真理加以检验。

——皮特·N·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真理的力量】

材料三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征程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赋予党的创新理论鲜明品格和中国特色,着力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摘编自焦兵、刘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

【团结的力量】

材料四   二战令人类陷入至暗时刻,在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力量的肆虐下,世界大部沦为血与火的战场。各国意识到,只有团结合作才能走出暗夜。

——孙萍《从二战到全球抗疫:团结合作是胜利之源》

(1)材料一中“信仰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人们对陌生水域进行探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提到的马克思主义,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二战期间各国“团结合作”的表现。
(5)综合以上所有材料,谈谈精神的力量带给我们的启示。
2024-04-08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新生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材料中的“新的时代精神”指什么?据材料及所学简述其内涵。

材料二   欧洲人探索世界的重要目的是追逐利益,一些人希望能直接找到黄金,另一些更精明的人则希望找到获得东方商品的新渠道。文艺复兴把好奇心视为美德,鼓励人们尽可能知道更多的事情,包括欧洲以外的世界。指南针和观象仪能帮助船员绘制更为精准的地图和海图。15世纪,葡萄牙人学习阿拉伯造船技术,造出了航速更快、操作更简便的超级大帆船。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文艺复兴及新航路开辟的共同影响。
2024-03-25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7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欧洲人开辟了多条新的远洋航线。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15—16世纪的西欧社会在“寻金热”和传教热的鼓动下,具有强烈的海外扩张欲望,航海探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是中国航海所无法相比的。当时西欧社会无论是国王、教皇、僧俗贵族、庶民商贾或资产阶级,“个个着了财迷”。……对物质利益的共同追求,为专制君主与私人航行相结合提供了社会前提。这些决定了西方航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摘编自李隆庆《十五至十六世纪中西航海不同结局的原因初探》


(1)根据材料一,列举“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的史实各一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15至16世纪西方大航海具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西航海的共同影响。
2023-03-01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