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变法 > 戊戌变法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7268411

国家统治依赖于政治制度的建设。政治制度则具有多样性,每一制度,都必须基于国情,适应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曰,“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

材料二   

材料三   “在1696年以前.威廉曾5次行使否决权,但被他否决的5个法案经议会复议和第二次通过后.最后都成为正式法律。此后威廉再未行使否决权。安妮女王当政12年,只使用一次否决权,即1708年否决苏格兰民兵法案.”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近代,中国人为寻找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寻找了两三代,但终究没有寻找到,直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英国已经确立了何种政治体制?该政治体制是以哪部法律文献为基础逐渐形成的?该法律文献制定于哪一年?

(3)材料四中提到的近代中国人为寻找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实践?

(4)比较各国不同的政治制度,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变法之本,在于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1898年)


(1)材料一中指出梁启超认为导致中国人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材料二:1898年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发展工商业;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2)材料二中的变法内容主要反映了哪一阶级的愿望与要求?指出最能体现这一阶段利益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而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上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布诏书的形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

——摘编自危兆盖等《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变法失败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2023-10-26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在三国的重大事件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材料三:下面是反映19世纪后半期日本社会面貌的几幅图片。

请回答:
(1)根据所学史实,填出材料一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
(2)指出材料二中英、法、美三国实现“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的具体体现?
(3)根据材料三中图1、图2和图3所示 信息判断,它们分别反映了日本在当时采取的哪三项具体改革措施?
(4)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6-11-27更新 | 1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企业(如下图)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

   湖北织布局

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以三民主义纲领为标准来衡量辛亥革命,可以看出其历史功绩:推翻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的清朝统治是三民主义纲领规定的首要任务,而辛亥革命做到了这一点……民国初年,袁世凯等军阀试图复辟帝制,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以“民主”之名而行专制之实的各个独裁者或政权,都不敢公开向民主观念挑战。显然,民主已经取代专制并成为中国人所公认的价值观念。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中所示企业的类型及创办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变法”的名称,并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简述“变法”实行的时间。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4)概括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2023-10-10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