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 太平天国运动 > 太平天国的兴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730047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


材料二: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 的黑暗。”

(1)材料一救国方案中“我反”、“我学”分别对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在材料二中,孙中山赞颂的是哪次起义?他领导的什么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3)材料三中的话,你认为是出自哪一人物之口?他认定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农业之本、农民之根。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生产关系,是我国不同时期农村改革不变的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家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1)材料中的土地纲领是哪一革命运动颁布的?这一土地纲领的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   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阐发了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


(2)据材料二,民生主义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

材料三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


(3)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材料四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意见》指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新华网》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指出,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纲领或政策其共同的目的是什么?
2020-03-27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票号(又称山西票号)起源于19世纪初,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异地之间商业贸易时货币运输困难的问题。太平天国运动造成南北交通中断,票号开始承揽官款汇兑业务。官款汇兑业务量大、资金流量稳定、汇费收入多,给票号带来了丰厚的营业利润,刺激了票号业的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票号汇通地向对外通商口岸扩展,票号进入迟速扩张期。

——摘编自刘建生《金融需求变迁视角下山西票号衰亡及对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票号的发展概况。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银行进行经济侵略,一些进步之士认识到自办银行的重要性。甲午战争后,金融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批民办企业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资金和存汇等服务。诸多因素,使得第一家本国银行于1897年建立。本国银行成立后,票号官款汇兑和埠际汇款等业务逐渐被分流,票号的经营日渐艰难。辛亥革命后,为了振兴实业,政府陆续推行了一系列发展银行业、健全银行制度的则例、法令。十余年间,有200多家银行先后成立。同一时期的票号则因转型失败而彻底衰落。

——摘编自周建波《银行、票号兴替与清末民初金融变革》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金融业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3)综上所述,你从近代金融业的发展中得到了什么认识?
2024-05-16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

——山东义和团民谣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1)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从材料一的民谣中说说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谁?
(3)材料二中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哪一文件?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文件并没有真正实行的主要原因。
2020-11-12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