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730047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落后致屈辱】

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这种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


【救国于危难】

材料二: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天乎太瞽!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秋瑾《如此江山》


【革命新曙光】

材料三:“为血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时代的序幕。


【开辟新天地】

材料四:我们党的纲领如下:①确定党的名称为____.②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1)“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指什么战争?
(2)“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什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材料三中“时代”指的是什么?这次学生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4)材料四中“我们党”是哪一党派?“我们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屡受列强的侵略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史。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迟至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之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他在信函中称:“朕承天命,抚有四海,视中国和异邦同为一家,彼此无异也。”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西方列强正忙于在中国领土上划分势力范围。

——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二中东一役,主客之势中逸东劳、重寡之形中强东弱,乃日人一举而扫平壤,再举而夺旅顺……七举而降威海,(中国)俯首乞怜如鱼困陆,索重款而不敢辞,割全台而不敢问,遂令二十三省如凡上内,任与国之需求,四万万人如阶下囚,听外人之笑骂。

——《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

材料三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结合材料一回答中国“已经输掉”的第一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第二次战争中哪个国家成为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分析中国输掉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中东一役”指的是近代哪一历史事件?在这一事件中,列强又从中国获取了有别于以往的哪一新的权益?
(3)材料三中的“国耻”是指哪一场战争?
(4)简要说说以上四次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3-11-28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不懈探索】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英勇抗争】

材料二   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庚申之变”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和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了30多年的“自强运动”。

──郑家馨《中华文明同西欧工业文明的融会和碰撞》

材料三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故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   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


【感悟历史】

材料五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各个领域都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经济良性发展,可以为国家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领导力量、政治主张方面总结戊戌变法对洋务运动的“超越”的主要表现。
(5)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伟大巨变有何感想?
2022-02-05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请回答: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知识结构图是刘文同学设计制作的。李老师发现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和斗争。请写出中国人民抗争的两个事件。

(3)从近代中国屈辱史和抗争史的学习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18-11-25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