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 都江堰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7329423
1973年3月,在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工地上,出土了东汉时雕刻的一尊石头人像。石像高2.9米,完好无损。石头人像应该是
A.商鞅
B.郑国
C.武王
D.李冰
【知识点】 都江堰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郑国渠
2022-12-15更新 | 40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展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条,灌溉面积300多万亩。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超过1000万亩。上述材料说明都江堰(     
A.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B.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有深远影响
C.充分反映我国人民的智慧D.使成都平原成为著名的天府之国
2023-12-18更新 | 4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水经注》记:“冰作大堰于此,雍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下列关于这一工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都太守李冰主持修建
B.是在金沙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
C.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D.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2018-04-29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