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长征开始和遵义会议 > 长征开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7329623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20世纪30年代的长征,红军表现了英雄气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进。
【被迫长征】

材料一:             红军突围



【征途纪要】

材料二:                                      


                  
【历史感悟】

材料三:一路走来,我们没想到沿途群众的长征情结是那浓厚。江西瑞金有遍地的“红都”;路上遇到数不胜数的长征路、长征桥;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长征网吧”,也像“红军路”、“成武路”一样述说着当年的光荣与梦想。对红军走过的地方,各地都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纪念。


(1)读材料一,简析红军长征的原因。
(2)读材料二回答:图一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地位如何?图二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哪一军事斗争?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红军能够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从红军的长征历程来看,红军身上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知识点】 长征开始 遵义会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征大事记(部分)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天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屡败,中国工农红军根据地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主力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机关直属队共七万五千至八万一千人向西转移,由此开始了中央红军历时两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0月—12月1日红军拼死冲杀,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但中央红军损失惨重,只剩下3万多人
1935年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1935年1月—10月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了大雪山,走过了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1)据大事记,概括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
(2)1935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时间节点。据大事记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列举理由。
(3)据大事记,概括红军长征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
2024-02-28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97年的辉煌,97年的艰辛。期间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独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八十多年前,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党渡过了幼年时期,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的“大会”指的是哪个会议?召开于何时?选举的第一任总书记是谁?
(2)材料二中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红军 “远征”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是指党的历史上哪个会议?“八十多年前”指的是哪一年?该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018-12-18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绝杀……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三:(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材料四: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5月3日解放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上海就此解放。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


(1)材料一“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其中的“战斗”是指哪件事情?简述该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开始的时间。
(3)材料三“跃进到敌人的深还后方去”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简述其战略意义。
(4)渡江战役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2022-01-17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