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陆上丝绸之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7331320
建设“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热点话题,由此引发了世人对古代丝绸之路的高度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丝织品②凿井、冶铁①中亚的葡萄、胡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开辟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
(3)据材料三,谈谈中国政府倡导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
【知识点】 陆上丝绸之路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

——黄朴民《“大一统”之梦》

材料三: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政治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关系上

一一乔嫦美《秦皇汉武奠基大统一》


(1)秦汉时期匈奴威胁北方边境,请列举一位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著名将领。对比材料一的秦汉疆域图,西汉开始对哪一地区进行有效管辖?这一举措对丝绸之路的发展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哪家学派?他加强思想规范的具体做法又是什么?(任写一点即可)
(3)根据所学指出材料三中秦始皇和汉武帝在“经济上”的措施有何共同之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2023-12-11更新 | 7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与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是什么水利工程?主持修建这一工程的的蜀郡郡守是谁?

材料二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一。


(2)材料二统治者们采取了什么政策?

材料三   ……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3)材料三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汉武帝派谁两次出使西域?

材料四   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东晋南朝时北方人口南迁,将哪些先进技术带到了南方?
2021-01-06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所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二   在布隆迪的田间地头,有一位专家就像农民一样劳作,他就是来自中国的水稻专家杨华德。通过潜心带领专家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八年时间成功将该国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2024年,60岁的杨华德开始了第三期援非工作。11年的辛勤耕耘,通过“一带一路”将中国的友谊和智慧,播撒在这片非洲大地上。他不只带来了优质稻种,更是传递中非友好情谊的使者。

——摘编自《〈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杨华德:稻香使情深》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进入21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和平与发展需要各国人民共同维护。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路精神”的内涵,并指出古丝绸之路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概括水稻专家杨华德“感动中国”的原因,并列举一位与杂交水稻密切相关的科学家。
(3)依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后,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要求与当今时代的主题。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