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742442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严重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侵略与探索】

材料一:《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根据材料一两条约在内容上有何相同之处?
(2)从通商口岸的位置,分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发生了什么变化?《马关条约》中的哪一条款使列强侵略方式发生了变化。

材料二: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 广书院……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


(3)中国近代史上哪一运动践行了这一思想?此运动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民国”取代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种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为什么是社会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二相比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2021-06-16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条约规定: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1)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的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写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材料二中的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何变化?
(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的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4)结合以上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2019-07-25更新 | 8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变化是极其缓慢、很少变化的。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对中国的古代社会的凝固性作了这样一个概括:“一个汉代人,如果把他放到1000年后的唐代,他根本不会感到生活有什么不同”。这种静态的、凝固不变的社会又具有一种王朝更迭、循环的特征。19世纪二、三十年代,统治中国的大清王朝已呈现一幅末世的景象,行将走向自己的尽头,中国又面临着一个周期性的改朝换代的局面。但是,这种局面最终没有出现,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轨道,在炮火的震撼下,中国社会步履蹒跚地走出了中世纪(封建社会)。

——摘编自《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和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中“炮火的震撼”的首次事件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的主要依据。
(3)材料二 的图片中说话的人物是谁?他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
2020-07-10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