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7456922
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振兴民族】

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富强中国的系统主张。但是,他既没得到答复,也没能见到李鸿章。上书受挫使孙中山毅然抛弃改良幻想,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孙中山把这十六宇阐发为“三民主义”。


(1)依据材料概括孙中山上书受挫后,他的救国方案发生怎样的变化?
(2)写出1905年孙中山创建的“革命政党”名称。“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何作用?
【崇尚民权】

武昌成功,各省纷纷响应,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宣告诞生,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政府根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宣布人民享有人身、言论、选举、参政等各种权利;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奖励海外华侨在国内投资。


(3)写出材料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及诞生时间。
(4)依据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后人们获得了怎样的权利?这些权利是由哪部法律文件保障的?
【关注民生】

孙中山先生在从事紧张的革命活动的过程中,一直思考着民生的问题。他认为解决民生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此外,中山先生还要求大家实践一种新的个人修养和个人文化。l924年,在一次讲演中,孙中山特意中断了演讲,劝告公众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中山先生对于国人的个人修养方面的观察并非琐碎之举,而是显示了他重塑中国人、重建国家的态度。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网、《中国青年报》、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5)依据材料回答,中山先生认为“解决民生最切实的举措”是什么?
(6)回顾中山先生的革命经历,你获得了怎样的精神鼓舞?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轮船招商局

材料二: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被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编自陈独秀《新青年》1919年1月15日


(1)说出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
(2)材料二中康有为、孙中山主张实行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这场运动对五四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3-12-02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思想先行”为社会变革奠定舆论基础,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依据。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思想启蒙 革命风潮】

材料一:

           辛亥革命在推翻清王朝的同时,也给延续千年的传统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向国人头脑注入了一系列崭新观念,堪称中华民族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回首风云际会的沧桑百年,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诸多领域除旧布新、文明进步的起点,就是那场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
            ——摘编自郭君铭《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高举主义 指明方向】

材料二:

            武汉会战后,国民党顽固派及其支持者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提出在对外民族战争形势下,取消边区,取消八路军、新四军,1940 年毛泽东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对此进行回应。毛泽东早年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树起“新民主主义”这面旗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
                                     一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解放思想 开放发展】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85年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护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1992年,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等地,发表了备受关注的“南方谈话”。
                 —摘编自李君如《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 理论》

【__】

材料四: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摘编自《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报刊主要宣传的观点。哪一新理论指导了辛亥革命?简析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个命题的背景。中共七大确立了哪一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图中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有何影响?概括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方谈话”后,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有何举措?
(4)请为材料四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近代以来思想解放的感悟。
2024-05-22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

——胡绳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

材料四   这次思想运动,其发端就是以北大为大本营……北大精英群体中的代表人物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传播各种新思潮……而这个迟到的思想运动一面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一面又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扫清障碍。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回答,“慷慨派”指的是什么政治派别?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现代化”运动的要求是什么?此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3)请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4)材料四中的“思想运动”指的是哪一运动?这场运动的的两大口号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这场“思想运动”产生的积极作用。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2023-10-05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