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林则徐虎门销烟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75605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条约影响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一的空缺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材料二: 罗瑞卿大将在参观虎门时曾说:“中国近代从这里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2)材料二中的“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指哪一历史事件?请你再列举一个近代(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抵御外敌侵略的历史人物或事件。

(3)请你简要写出“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屈辱】

下面表格是某同学制作的《近代列强侵华战争情况简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战争名称时间签订条约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逐步沦为③社会。
1840-1842年《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1)材料一中①②③三处应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探索】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思维导图
(2)根据材料二的思维导图,归纳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材料三   【抗争】

粤东烧烟之役,虽论者谓之过当,而西人倾国之资,虽缴至二万余箱,终公任番舶不能逞志于粤。二十年来洋人记载,于中国大臣皆直斥其名,惟公则尊之曰林文忠,无敢慢之者。

——晚清学者金安清《林文忠公传》


(3)材料三中的“林文忠公”被洋人尊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胜利】

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政治、军事战略方针,紧紧依靠劳苦大众,领导人民军队,在兵员、装备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了三年多时间就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强大敌人,结束了国民党独裁统治在大陆的反动统治。

——摘自《解放战争精神与中国梦的历史辩证法》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从遭受屈辱到走向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2023-09-22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响之银”。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请回答:
(1)这两段材料描述我国历史上什么重大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一中说鸦片“危害甚巨”,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哪些危害?
(3)“本大臣”指的是谁?“此事”之后爆发了哪场战争?
2021-02-27更新 | 9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世纪中期的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一览表(单位:箱)

年代

1799

1820

1825

1830

1835

1839

数量

4000

7889

12576

20331

35445

40200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1839年,清政府为处理这一问题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材料二   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

——摘编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什么?请分析清王朝战败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   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焚毀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自强运动。

——马克壵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圆明园焚毁”的罪魁祸首。并分析有识之士启动“自强运动”的根本原因。
2023-12-01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