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7648720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历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清朝与西方列强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2)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农民阶级掀起了哪两次重大抗争?结果如何?
(3)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有志之士,你看到了清政府的什么本质?为了改变当时中国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些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2)请列举出在1840年-1901年期间,反抗外国侵略壮烈殉国的两位爱国英雄及事迹。
(3)通过上述学习,你有什么启示或感想?
2023-03-21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外界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内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要解体一样。

——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材料一中“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清政府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被英国人发动的哪次战争打破的?分析说明“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

材料二:1840年1月,维多利亚女王在英国国会发表演说,称她正密切注意英国人在华利益及国家尊严。随后,外相巴麦尊向国会报告对华用兵的目的及军费,议会发生了激烈争论。支持巴麦尊的议员认为中国损害英国商务,劫掠英国财产、危及英人生命,必须加以惩戒;反对派则抨击政府未能早日取缔可耻的鸦片贸易,英国军队只应该保护公正与荣誉,而不能保护毒品。最终英国国会在1840年4月初的投票中以微弱多数通过了对华军事报复法案。

(2)阅读材料二,指出部分国会议员反对对华军事报复的理由是什么?支持对华军事报复是否符合正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发动军事报复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材料三: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区域;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至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口稠密的各大城市……

            ——以上材料摘自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3)根据材料三所列内容,英、法两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相关权益了吗?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存在怎样的关系?
2023-11-06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9年—1838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据图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数据,总结1799年至1838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趋势,并说明其危害。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从这场战争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2024-01-22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