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7661527
“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1)孙中山为了实现最终“梦想”领导了哪场革命?如何理解这场革命顺应了历史潮流?

材料二:梦想要成真,更须高瞻远瞩的智慧。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2)毛泽东论述的这条道路的名称是什么?1934—1936年,他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列举其中充满智慧的两场战斗。

材料三:梦想要成真,还须有一个担当重任的政党。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主心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国现代化标志性的历史起点,以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 发生的带有现代化驱动性质的晚清三场革新运动为标志。晚清三大革新运动算得上是   一种洞察、反思和救济,但在积弊日深的体制下已回天乏力。

——摘自秦德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历史启示》

材料二   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惨痛经历,中华文明的和平观和中国共产党 的世界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开始 就具有抵抗外来压力的特点,形成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建设方针。

——王创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起点、主要内涵与使命追求》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 一系列重要论述。2021年,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他 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更好地发展自身、造福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动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 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任理轩《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晚清三大革新运动分别是指什么事件。总结这一时 期现代化探索中的历史教训。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惨痛经历”?材料二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何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产生的重大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2024-06-10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认识历史人物】

历史信息历史人物
天下变法之事,未有全利而无弊者。
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
非通变不足以宜民,非更新不足以救国。

人物: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
人物:            

(1)表格中①、②都是中国近代著名历史人物,请补充完整。①人物②人物的历史信息,体现了他们的政治观点怎样的变化?

【辨析历史观点】

学者观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和反复的过程。


(2)请列举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探究历史事件】

资料一: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资料二: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资料三:1912—1917年间的一组照片



(3)通过对资料一、二、三的研读,你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怎样的认识?
2019-01-04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外交围的危急形势下的一次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水。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的呐喊声,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以手枪、炸弹等铁血手段对抗残暴的专制政体……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同时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永远值得炎黄子孙尊敬和怀念。

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材料二这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指的是什么事件?1898年,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事件?并简要说明为什么说该革命是政治制度的一大跃进?
(4)先进青年陈独秀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这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哪两大口号?
2024-02-06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