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 石窟艺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2 题号:7663656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图2是与教煌莫高窟并列为“中国三大石窟”中的另外两个石窟的雕塑作品。请写出它们各自所在的地点。
(2)这些石窟都是在什么时期开始开凿的?
(3)现在这些石窟正遭受着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如果你是一位文物保护者,你应该怎么做?
【知识点】 石窟艺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2015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让我们跟随旅行团去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
(1)第一站曲阜,它是孔子故里。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什么学说?
(2)第二站北京,它是我国远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我们能参观到哪两个远古人类遗址?
(3)第三站大同、洛阳,它们是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发现地,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两个石窟艺术宝库名称。
(4)第四站四川都江堰,它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谁主持修筑的?
(5)现在我国文化遗产遭到了严重破坏,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化建议。
2020-09-12更新 | 7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皆意不同。

材料二: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材料三:


   

材料四: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1)材料一中的“百家殊方,皆意不同“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请举出“百家”中先后为商鞅变法和秦始皇创立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基础的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儒家思想在古代历史遭到的一次沉重打击指什么事件?后来又是如何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图一所示货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图二所示货币是汉武帝时在全国统一铸造的,请说出它的名称。
(4)佛教对中国雕刻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列举南北朝时期在洛阳开凿的石窟名称。
2023-07-25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学握历史学习方法,总结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升。请你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名言分类一了解历史事件】
(1)请将下列成语、俗语等名言填入表格中相应的位置。(只填序号)
朝代相关名言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晋南北朝时期        


①王与马,共天下
②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③纸上谈兵
④卧薪尝胆
⑤破釜沉舟
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⑦三顾茅庐
⑧闻鸡起舞
任务二【收集图片感受传统文化】


(2)图二和图四各反映了哪一方面的文化艺术?图一和图三的发明各有什么意义?
任务三【看思维导图形成时空观念】

图五:


(3)依据思维导图,写出结束分裂完成国家统一的朝代和实现北方统一的朝代。并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任务四【研读史料一比较重大改革】

史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史料二(孝文帝)诏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卷七


(4)上述两则史料所反映的改革目的有什么不同?这两场改革有何相似之处?
2019-04-07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