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0 题号:76873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年1月,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救探索开始了。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

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     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四     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这本杂志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

——以上材料摘编自纪录片《复兴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最早是在什么事件后产生的?在“自强”“求富”的主张下,洋务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向西方学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中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以及支持这次运动的清朝皇帝是谁?

(3)材料三中“它”指的是哪一事件?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说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此事之后,以“帝制自为者”的事件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这本杂志的名称?并说出这本杂志的创刊人是谁?他认定什么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5)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归纳出四次探索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共同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面对侵略与危机,中华民族英勇抗争,艰苦探索,终于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片A所示不平等条约签订于_________战争失败以后。上述图片所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园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表的演说

材料四:

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三、我党采取苏维埃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纲领》(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思想出现了什么变化?在材料四的思想引领下,近代中国进行了哪些探索?

材料五:



(3)某班级推出以“共和国的流行语”为主题的系列板报,记录共和国变化发展的足迹。
如:1951年——谁是最可爱的人       1982年——一国两制
与材料五中的照片分别对应的流行语是(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入世”了、“一国两制”
B.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小球转动大球”、为工业化奠基而努力
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破冰之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中国人民强起来了、北京欢迎你、“大跃进”
(4)有人认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题是“屈辱抗争探索”,也有人认为主题是“从传统走向现代”,你赞同哪个主题?或者你还有另外的看法?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简述理由。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涉及本题所提供的材料:③史论结合:④逻辑自洽)
2022-08-13更新 | 9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部都发了疯似的”璞鼎查回国后,告诉美国资本家说,他“已为他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广阔,倾兰开厦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供给她一省的衣料的”。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1)材料一中“一个新的世界”指什么?《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材料一中“好像全部都发了疯似的”的理解。

材料二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大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遗受的国耻。……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是指什么?它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李鸿章认为中国主要在哪些方面落后于西方?为了“自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这群人进行了哪些实践探索?
2021-07-15更新 | 18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反侵略和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侵华战争】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遭受百年耻辱的体现。分别概括下列三次侵华战争战后签订的条约的共同性质及共同影响。

(2)【英雄人物】英雄人物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推动者。分别简述下列图片所示英雄人物的斗争事迹。

(3)【背景探寻】探寻历史事件的背景是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请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将下图中A、B处内容补充完整。

2023-12-17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