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769224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个阶级派别的思想主张?此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为实现材料二中“大梦唤醒”,该阶级开展什么运动?

(3)指出材料三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这一事件在思想上产生了怎样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这场运动的主阵地是什么?该运动的开展对五四运动有什么影响?

(5)回首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你能够总结出什么样的规律(或者经验教训)?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有此反省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这一政治主张付诸实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
2019-02-21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近代史是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请根据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1)请将材料一中①至⑤的内容依次填写完整。
(2)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革命事迹还有很多,请举一例说明。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否符合福泽谕吉的观点?请具体论述。
2020-02-11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铭记民族屈辱与伤痛,认识近代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和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的长期征战,造成中原统治集团以大海为屏障,“历代备边,多在西北边陲”的防御战略格局。清朝只有近海和长江水师,其目的是巡查河海、抓捕海盗。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来华访问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看到中国的帆船与兵器与二百年前并无变化,认为:只需要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大清帝国的海岸舰队。这个封建的传统农业国家,缺乏近代工业基础,百余年间里先后遭到列强从海上入侵几十次,屡屡战败。

——摘编自周仕德《近代西方列强屡次从海上侵略中国原因管见》

材料二   20189月,黄海海战中“经远舰”经水下考古确认。关于“经远舰”沉没,中日双方均有记载。比如日本海军官修军史《明治廿七八年海战史》描写道:“不久,‘经远’到了生命最后水下考古发现的‘经远’铭牌的时刻,螺旋桨露出在空中旋转,红色的舰底一览无余。”此次考古证实了“经远舰”的确切位置,即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黑岛老人石(旧称虾老石)的南面,与民国《庄河县志》的记载基本吻合。船体上还发现了毛瑟枪子弹、转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等武器,还原了当时“经远舰”遭四艘日舰围攻的惨烈场景:管带林永升至死不降,绝大部分官兵与舰同沉。

材料三   陈京莹书信(节选)

“兹接中堂来电,召全军明日下午一点赴高,未知何故……兹际国家有事,理应尽忠,此固人臣之本分也,况大丈夫得死战场幸事而(耳)……但尽忠不能尽孝,忠虽以移孝作忠为辞,而儿不孝之罪,总难逃于天壤矣!”

注:陈京莹,经远舰驾驶二副。管带林永升、帮带大副陈荣牺牲后,陈京莹接替指挥,不久中炮阵亡,时年32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海防薄弱的原因。
(2)材料二中哪些史料属于文献史料,哪些属于实物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所涉及的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书信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4-01-19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