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7693164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材料三   凡不在六艺(六部儒家经典)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的治国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被统治者采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3)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汉武帝采纳后,对儒家思想的地位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总有一些思想,在历史深处闪闪发光,照亮我们前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代,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局面。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围绕)之。

——《论语·为政》

材料三   赏莫如厚(厚重)而信(诚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严厉)而必(做到)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保持其一贯性),使民知之。

——韩非子《五蠹》

材料四   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学派的思想主张(部分)

学派主张
道家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儒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墨家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法家法不阿贵(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局面”在历史上的名称。概括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判断,这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给统治者提出了怎样的治国建议?
(3)依据材料三,概括韩非的主张。结合所学,判断其学派。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的焦点。谈谈你支持的学派并说明理由。
2023-11-18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思想智慧】

材料一

代表人物主要主张
①      主张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政治上“无为而治”
孔子核心思想是
黑子”“非攻”“节俭”
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出①②③④的内容。
【科技之光】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与上图中四个历史人物相关的科技成就。
【艺术之美】

材料三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晋书·文苑列传》


(3)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顾恺之的一部绘画代表作。并列出与顾恺之同一时期的“书圣”及其代表作的名称
【传承之任】

材料四   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4)作为今天的中学生,我们应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02-19更新 | 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材料二:【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三【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文物是什么?你认为它能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水利工程是?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它的建成有何影响?
(3)材料三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他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举两个例子)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有什么意义?
2023-03-10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