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两晋兴亡及江南开发 > 永嘉南渡和江南开发 > 江南开发的原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771387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 那时候(西晋后期以来),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以上材料出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了“北方的战乱”,请举例说明。(至少两例)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的影响。
(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最主要表现在哪一产业?
(3)据材料一、二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不许照抄原文)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频繁,政权并立对峙,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按序号顺序依次写出图中三个政权的名称。图中A地发生哪一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材料二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江南地区“地广野丰”“覆衣天下”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地,北方地区)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3)材料三与哪次改革有关?“魏主下诏”指的是哪项具体改革措施?

材料四   成书于6世纪中期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东晋、刘宋)以来,(南朝人)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衣冠楚楚的社会名流),并在中原,(洛阳城里)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4)材料四中的现象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
(5)根据上述材料,哪些因素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
2020-04-14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朝代江南行政机构设置统计表(单位:个)

朝代

郡级地方行政机构

县级行政单位

东汉

22

260

西晋

54

403

南朝宋末

90

>599

备注:一定时期某一地区一定规模的人口、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区域的拓展直接决定着该地区行政机构的密度和数量。从秦到魏晋南北朝末期,江南“地广人稀”的格局已得以根本性的变革,农业区域亦由秦汉时期的点状分布逐渐演变为面状分布。

——摘编自杨乙丹、朱宏斌《江南农区由点状分布到面状分布的演变》

材料二   1783年后的一百年里,人口迁移使得美国的边界仍在不断向西延伸,直到太平洋沿岸,形成了一个横跨北美大陆的国家,在历史上这个过程被称作“西进运动”。十九世纪初到四十年代,靠近东部俄亥俄流域成为最先移民和取得成就的地区,印第安纳在1810年时人口为24520人,到1840年时已达685866人,增加了几乎28倍。十九世纪中叶,由于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移民的洪流涌现太平洋沿岸。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一直被称为“阿美利加大沙漠”的密西西比河以西和落基山脉以东的平原地带开始为人注目。人口增加了,新的社区出现了,一个个城镇形成了,一个个新的州诞生了,“西部就像蘑菇一样地成长着”,西部的开发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向广阔发展的典型。

——摘编自侯文蕙《十九世纪的美国西进运动》I

材料三   抗战初期,随着人口西进和政治、经济重心向西南转移,西南城市出现大发展。重庆城市人口由1937年约52万人到1946年达124万多人,使其从一个地方性的城市一跃成为战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国际性城市;工业经过8年的发展,到抗战胜利前夕,职工达10.6万人,资本总额达272.6亿元,商业在战时也出现空前一繁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战时重庆的高等学校最多时达38所,中等学校教育有72所,初等学校共有285所,这些学校拥有一些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他们治学严谨、教学有方,为国家民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摘编自何一民《抗战时期人口西进运动与西南城市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江南地区行政机构设置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出两个方面)
(2)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二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二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二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西进运动是指美国历史上百余年间人口和领土不断向西扩展的过程。
B1862年《宅地法》的颁布进一步促进西进运动的发展。
C西进运动使得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向广阔发展的典型。
(3)根据材料二,概括出美国西进运动的一个特点。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南城市出现大发展的表现及其作用。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经济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帝在继位第二年下诏曰:“农,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就末,……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汉书·文帝本纪》

(汉景命)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帝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简述文景时期重视农业生产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楼车和翻车的功能,并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
(3)根据材料三两幅形势图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4)综上所述,归纳推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4-03-14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