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7724931
日本在近代史上屡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面对侵略,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三:“……五百年之后,人类是否还记得,曾经有过那么回事: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

材料四:台儿庄是红血洗过的战场……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材料五:我只有一只玩具箱,丢在上海大同坊。……可恨日本鬼子兵,八月十三炮声响。……我就糊糊涂涂睡了觉,丢了玩具不晓得!……几时收复失地回上海,妈妈再给我买个汽车和小人。

——抗战歌曲《失去了的玩具箱》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840—1919年间,清政府与日本进行过哪两场“殊死的决斗”?
(2)材料二中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3)材料三中“卢沟桥被绑架了”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说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谁?这场战役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有何历史地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指出材料一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这个条约与什么战争有关?

材料二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件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二哥曾经痛哭不止。

——吴玉章《辛亥革命》


(2)材料二中的“亡国条约”指的是什么条约?材料二中的“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指的是哪次战争?

材料三   八国联军侵大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屈辱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021-07-20更新 | 10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1865年设江南制造总局于上海
1866年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1872年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年—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1878年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2)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并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其它方面的强国举措。

材料三   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材料四   1896年,被革职在家的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4)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如此“伤感”原因。
2023-11-19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探索史、救亡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材料三: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从材料一李鸿章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进行的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什么史实最能说明“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2)材料二中《时务报》等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请举出戊戌变法中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
(3)材料三所听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
2023-11-27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