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 探寻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77400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依据《全球通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变化的基本趋势。

材料二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南北美洲。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人数的4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这一时期影响三大洲人口变化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世界格局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3—14 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世纪,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 [德]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在全球化的早期阶段,一度形成了由资本主义的一元化主宰全球化的局面。但进入20世纪,这种一元化的局面逐步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对现行的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政治体系造成了剧烈的冲击和破坏。世界经济的增长由以欧洲为中心、以少数西方国家为中心,逐渐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多元化。

——摘编自杨丽红《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版图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13至 19世纪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这一变化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发展变化,以及导致变化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2024-04-19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素养,老师运用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前者指接近或直接当时历史发生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根据下列史料所属类别,将相应空格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只填序号)
①罗马大竞技场遗址②《大国崛起》纪录片③《拿破仑传》④《查士丁尼法典》
A________是直接史料B________间接史料

(2)请写出上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农业所占比例

工业所占比例

1770年40%16%
1821年24%31%
(3)分析英国国民经济结构表可以看出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4)上面示意图中革命理论的创立者是谁?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2023-08-14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蓝色海洋---国家角逐的舞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

(1)如图所示的事件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二 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 (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2)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理下了第一批火种。
(3)试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
2016-12-12更新 | 9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