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改革开放 > 对外开放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783066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材料三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不仅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新路径,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相适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西方国家于哪一年用枪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圈”和“诗篇”分别指什么?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有何特点?
(3)新时期的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有何作用?
(4)请你给当今的中国对外开放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速度】

材料一:

          

时期主题词GDP增长率峰值年份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第六个五年计划走向改革开放
第八个五年计划南方谈话、改革潮涌1993

材料二:40年来,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出发、改革开放始终是响彻神州大地的时代呼声。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精神一脉相承;从沿海到内陆,从“打开国门”到“全方位开放”,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开放的步伐一往无前。今天,这个希望回答“社会主义中国向何处去”的执政党,成功开辟出一条通往现代化的中国道路;这个曾经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的国家,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近代以来矢志伟大复兴的民族,终于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人民日报12月18日社论


(1)根据材料一,参考“示意图”完成“摘要”中的①②两个空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两个五年计划时期GDP增长率出现峰值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论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023-08-26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李鸿章、曾国藩等这样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有改编)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李鸿章、曾国藩等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与我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次运动有关?
(2)材料二中孙中山为实现“西方民主制度的梦想”,领导进行了辛亥革命。请问这次革命的性质是什么?之后哪一思想的传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途径?
(3)根据材料三,说说是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为更好地发展经济,实现“中国梦”,经过努力,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2016-11-27更新 | 3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时发明权属于农民。改革从农村开始,正是在农村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才拉开了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材料二: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开放的动力;开放越是扩术,越需要改革的支撑。改革与开放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摘编自葛努力《关于改革与开放关系的深层探析》

材料三:中国模式创造了奇迹,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突破了中外教科书的各种理论范式,打破了西方改革家的线性规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设的实践验证了道路的正确性,也检验了理论的正确性。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改革进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的原因。
(2)材料二认为,我国改革与开放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3)材料三中的“中国模式”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相关史实论证“中国建设的实践验证了道路的正确性,也检验了理论的正确性”。
2023-05-08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