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7844768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

材料二:“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一农村一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从材料三得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城市一农村一城市”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是谁领导建立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艰难曲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为实现变法图强,189861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宣布变法……。921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由于光绪帝没有实权被囚禁,康、梁先后出逃,谭嗣同等人遇害,变法仅持续103天。

材料三   武昌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这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

——摘编自吴玉章《辛亥革命》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什么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的历史意义。
(4)材料四中提到“德、赛两先生”具体指什么?材料四言论的发表与哪一运动息息相关?
(5)以上四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2022-04-17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材料二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清政府在哪场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
【立宪之梦】

材料三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3)由材料三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什么事件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沥血抗争】

材料四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4)请你列举两例“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材料五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5)材料五中的文件是哪个阶级的革命纲领?
2022-03-25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得到了教训,也获得了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梁启超曾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以后始也。”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具有君主立宪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当时清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争失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当时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哪两位人物为代表?希望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3)材料三所示的中国同盟会纲领中的“创立民国”是在哪一年实现的?当时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是哪一位?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它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2020-12-19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