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题型: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7846245
60多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工业落后,法制也不够健全,今天,我国拥有30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此巨大的改变,让人不胜感慨!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经济篇第一个五年计划】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铁(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

材料二:


品种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长
粮食1.95亿吨19%
棉花164亿吨26%
535亿吨296%
1.3亿吨96%
原油146亿吨232%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如何?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写出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各一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政府取措施的作用?
【制度篇1954年宪法】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材料三的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据材料回答如此定义其性质的理由是什么?
【感悟篇巨大成就之缘由】
(4)你认为当时中国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相似题推荐

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指出如图反映了我国在什么时期取得的成就。
(2)小历同学观察如图后得出以下结论:如此重大成就的取得,说明当时的重点是对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他的结论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1-09-01更新 | 161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判断与改错
王鹏同学在“忆峥嵘岁月,振兴东北雄风”的演讲中,出现了四处错误,请你给他指出并改正。
《辛丑条约》签订后,辽东半岛被日本割占;七七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结束这种屈辱的生活;平津战役后东北首先解放;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期间,形成了以长春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错误一:           改正:         
错误二:                                     改正:                              
错误三:                                     改正:                                 
错误四:                  改正:
2018-07-29更新 | 101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3年开始的,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农业。
     】改正: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改正:
(3)200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改正:
(4)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环保的新发展理念,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改正:
2021-07-21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