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三大改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7846246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1)材料一中的“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什么?依据本材料,概括指出引导农民走这样一条路的原因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的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怎样的改造方式?改造过程中的创举是什么?

材料三: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
1952年71.8%6.9%0.7%1.5%19.1%
1956年7%0.1%7.3%53.4%32.2%


(3)材料三表明到195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怎样的转变?
(4)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指出导致材料三中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历史任务完成,是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摘自中共十八大报告

材料二   1978年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摘自彭树智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材料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摘自中共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什么?其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极为重要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会议上作出了哪些重要决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哪些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谈你的认识。
2019-07-03更新 | 6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都实现了公私合营。

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1)材料一歌词中的“站起来”指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站起来”的?
(2)材料二列举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一歌词中的“改革开放”始于哪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我国对外开放40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试举出有代表性的两例。
(5)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三指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
(6)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什么?
2023-09-09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新中国的年轮刻上了第71圈,一个甲子的岁月既有风风雨雨,也有辉煌灿烂。从巩固政权、发展经济…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

——习近平在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讲话

材料二: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材料三: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材料四:是姓“资”还是姓“社”,判断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围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在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讲话要点


(1)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与他领导的哪一次事件密切相关?
(2)材料二反映出,1978年后,尤其是在2002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这应得益于1978年和1992年中国共产党两次重大会议,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改革开放后,我国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中属于福建省的是哪个?
(4)依据材料三,请说出中国“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原因是什么?
(5)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简要概括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020-05-08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