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7862976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1957年1960年下降(%)
粮食(亿公斤)1950.5143526.4
棉花(万担)3280212635.2
油料(万担)75423405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14590822743.6

材料四:“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内容出自国家颁布的一部重要文件,这个文件名称是什么?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3)材料三中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歌谣赞扬了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制度?首先在哪一地区实行?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书信与记忆

材料一   家书即家信,指漂泊在外的人与家人相互来往的信,是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进行 信息和情感交流的载体。家书以其真实的、鲜活的、广泛的、个人化的记录,可以补充历史的细节,丰富大历史的“表情”。家书的内容记载了真实的社会状况、人物的生活状态 和心理活动,可为社会史研究注入活力,同时为撰写个人史、家庭史等提供重要史料。

——摘编自张丁《大历史的小细节,大时代的“微”情感——民间家书的文化价值》

材料二   抗战家书节选宁儿: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 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 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1936年8月2日

亲爱的父母亲:这次去,纯为效劳祖 国而去,虽然在救国建国的大事业中,我的力量简直是够不上“沧海一粟”,可集天下的水滴而汇成大洋,我希望能在救亡的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

女儿雪娇(华侨)(民国)廿八年五月十八日

亲爱的父亲、母亲:

儿不愿做个时代的落 伍者,不愿落人后……和男人一样为国家民族求解放,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业 ……   所以儿决定来此(延安)学习一点真实学问,求中国民族解放的方法。

飘泊的女儿敬桌 (复旦学生韩雅兰)1937年4月18日

仰之我弟如晤:

我相信,只要我等能奉 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 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 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 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母亲:

我军在西北的战场 上,不仅取得光荣的战绩,山西的民众,整个华北的民众,对我军极表好感。他 们都唤着“八路军是我们 的救星”。我们也决心与华 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

男自林(左权)1937年12月3日于洪洞

亲爱的荷馨: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位于今缅甸),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 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安澜(中国远征军将领) 民国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材料三   《见证:一位农民的新中国七十年》通过出生在浙西的农民罗雪昌的独特视角,从一个个体的角度来呈现我国70年的发展变迁。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家书的史料价值。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以上家书书写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概括家书所反映的共同愿望。
(3)分别说出材料三中所体现的农业政策。
(4)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出当今与家人朋友联系的方式。谈谈这种联系方式所反映的时代发展特点。
2024-04-29更新 | 6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下图是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政协会议召开颁布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间和标志?请说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国内和国际意义?
问题二:今年是材料二中图片一中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材料二中图片二是哪支军队?该军队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最终结果如何?
问题三:材料三的土地改革完成的时间是?这次改革的意义是?
问题四:以上几则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2017-05-15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这时,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广场上一片沸腾。

材料二: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它也雄辩地证明: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霸主和富农,占有70%一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1)材料一中的开国大典在哪个城市举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给新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3)为了改变材料三反映的土地不合理现象,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有何重大意义?
(4)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材料三两个历史事件,他们共同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022-09-30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