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一战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8 题号:7896190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孪生姐妹,战争中孕育着和乎,和乎中又潜伏着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战中,有位战地记者这样描述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整个树林被削得像剖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摘编自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参战国(个)卷入人口(亿)参战人员(亿)伤亡人员(亿)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30多150.70.3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60多201.11.940000

材料四:

图一“打结的手枪”                              图二《铸剑为犁》


①材料一中提到的“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是指什么事件?写出记者所描述的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名称。
②材料二中,为什么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有什么重大举措?请写出反法西斯国家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役。
③据材料三,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④哪次会议作出了成立联合国的决定?材料四中的两幅图片,表达了世界人民怎样的共同愿望?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



(1)材料一中,煤炭和石油产量的迅速增长与哪些重大发明成果有直接关系? 19世纪末还有哪一种新能源得到广泛应用?谁发明了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的提示,说明图一和图二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人。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城市中汽车越来越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雾霾天气的一个因素。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材料四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年﹣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比重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4)材料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位次变化的主要是什么事件的推动?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材料六   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

参战国

持续时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

30多个

4年多

15亿

0.7亿

0.3亿

1805亿美元


(5)据材料五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6)结合材料五和材料六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17-11-20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欧洲国际地位的演变】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在这个整体发展的世界中,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经济上,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国际事务方面,几乎全部殖民地都掌握在欧洲国家手中,世界外交的中心舞台仍然在欧洲,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事务都是在欧洲决定的。

——《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列举欧洲保持“优势地位”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表现的原因。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结束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挑战在世界大多数地区都被设法成功地阻止了,但这种缓解只持续了20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一削弱过程,使欧洲各地的帝国处于大混乱之中。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战对欧洲的影响。
(3)综上所述,概括19世纪以来影响欧洲地位变化的因素。
2022-05-27更新 | 8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一:进入20世纪,两大集团围绕北非和巴尔干等“边缘”地区的利益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较量,引发了接二连三的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并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的厮杀削弱了欧洲列强的实力,欧洲作为国际关系中心的地位终于动摇。

——摘编自于军《二十世纪世界格局》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滩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决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把核军事加到这场斗争当中,中国抗日武装展开全面反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的主题是破旧立新。旧有的国际格局被彻底击碎,随之终结的还包括西欧的殖民地经济模式。美苏忙着接收西欧的势力范围,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个新的国际大格局慢慢成形了。

——摘编自王伟《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哪一军事集团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的厮杀”对欧洲的影响。
(2)材料二中“1943年二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是指哪一事件?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滩登陆的地点在哪?
(3)材料二中“苏联对日宣战”是在哪一次会议中决定的?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法西斯国家挑战的时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建立哪一组织来化解危机和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于何时结束?(具体到年月日)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有的国际格局”的形成与哪两次会议有关?“新的国际大格局”又是什么?
(6)根据所学,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方法有哪些?
2021-05-24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