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7901729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一、二各反应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反映了哪个政治派别的主张?
(2)你怎样评价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也。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材料四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五: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⑴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
⑵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它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⑶材料三中的“文”是谁?为“巩固中华民国”,他颁布了哪一宪法性质的文件?
⑷材料四中图1、图2分别是谁?结合图3,说说他们开展了什么运动?
⑸据材料五,指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救国运动没能成功的共同表现是什么
2018-01-12更新 | 5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难……先贤们……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1)材料中提及的列强把中国推向“深渊”的侵略战争有哪些?(写出四例)
(2)在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中,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什么?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的事件是什么?
(3)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传承他们什么精神?
2020-10-23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随着历史的进展,……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间。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三: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摘编自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四: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他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2)请列举一个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证明材料二中所表达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开始,中国从哪些层面重建文化自信?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层面,举例论述其影响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20-07-13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