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变法 > 戊戌变法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8 题号:7915916
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无数仁人志士不懈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理想和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公民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在古代一个普通家庭中的男子可以去参知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还可以领到一份国家发的津贴”这一出现在古代雅典。


(1)材料一反映古代雅典把民主政治推向高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新型工业、民主政治制度……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人”为实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梦想,进行了哪些探索?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色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举行,会议期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通过的宪法在中国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层面的近代化】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制度层面的近代化】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时间、口号分别是什么?说出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变化?
(4)分别说出两次探索失败的根本原因?
(5)谈谈你对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2019-10-19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探究题
今年10月1日,我们伟大祖国将迎来70华诞,70年风雨历程,70载沧桑巨变。中国近代以来,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为实现心中的中国梦。在屈辱苦难中备起抗争,在探索道路上曲折前行,在改革大潮中披荆斩棘,谱写了一曲曲雄伟壮丽的篇章。
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抗争与探索】
(1)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农民阶级开展了不懈的抗争,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具体指的是哪一抗争史实?这一事件也成为列强发动哪一战争的借口,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2)腐朽的封建制度是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为改变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中国人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探索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经过艰难抉择,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请你说出促成这条革命道路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事件。
【求实与建设】
(4)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请问新中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指导中国人民摆脱奴役、彻底解放的伟大旗帜是什么?
(5)“―五”计划期间,我国为改革生产关系而进行的变革是什么?前进的道路充满坎坷曲折,由于缺乏经验,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哪些失误?
【成就与祝福】
(6)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能够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这一辉煌的成就利益于中国哪一项重要举措?
(7)在喜迎机国70华诞之际,请你给祖国母亲写一句祝福语吧!
2019-04-11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材料三   面对满清政府丧权辱国的行径,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四   1904年8月,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以一个新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的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变为中华民国”。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1)材料一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出该条约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之后签订的,该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是在什么战争之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条约?该条约签订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描述的“维新之路”指的是哪一历史事实?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是如何推翻满清政府的?此次革命对中国有何历史意义?
2019-10-26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