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 探寻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7923503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材料二:“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果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1)哥伦布为何“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西班牙国王派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        

(3)哥伦布在新航路开辟中有何重大发现?   

(4)请简要写出哥伦布航行的路线。        

(5)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外比较,更能产生历史情怀,读懂中国和世界的今天,豪迈展望中国和世界的明天。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或馈赠当地的国王;或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改编自《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二   ……每到一个地方,哥伦布就宣布那里是西班牙王室的领地。从现在的墨西哥到阿根廷的广大中、南美洲地区,除巴西之外,后来都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殖民者在美洲创建种植园,使用从非洲骗来或贩来的黑人奴隶劳动,大肆开发金银矿,把金银大量运往欧洲,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而与此同时,广大殖民地却发展迟缓。                         

——摘编自现行北师大历史教材

材料三   2013年起,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全球发展战略即“一带一路”战略。其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其目标是包容发展、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强劲发展。世界各国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广泛而积极的响应。          

                                                                                     ——央视新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具体内容。用几个字概括郑和所作所为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远航的直接目的。为什么说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血腥的、我们中国选择发展道路时要坚决反对?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不计经济效益,其过程体现了和平友好、增进了沿途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谊,可以用“义”字概括,当时中国虽然强大,但依然“唯义是求”。对照材料三,当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郑和下西洋相比,在目的上有何新变化?将会对中国和世界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2019-11-15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称:地图改变世界,是因为地图改变贸易线路,而贸易线路则改变财富流向与世界分工体系。请回答:
(1)举一具体史实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地理大发现的重大成果。
(2)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在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进行的贸易被称为什么?它对殖民者有何影响?
(3)拉丁美洲中南部是反抗哪国殖民者的主战场?下图人物所领导的起义有怎样重大的历史作用?
2020-03-24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资本主义经历了很多重要的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奠定基础】

【制度确立】
事件原因革命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推翻英国君主专制统治,确立议会主权,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
美国独立战争展英国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美国独立。鼓舞其他被殖民统治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发生
法国大革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摧毁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影响。
【调整新貌】

材料一   罗斯福就职后的国会特别会议持续了100天。这次国会通过的立法比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相应的时期都要多得多,这就是新政的开始。通过新政,美国不仅恢复了它的经济实力——工业生产力和农业实力,而且恢复了美国巨大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

——[英]马丁吉尔伯特《二十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物质产品严重短缺,整个社会民怨沸腾,资本主义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命运。战后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变了以往的选择性,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穷人”这一范围,而是覆盖了社会上所有的公民;社会保险制度以统一的标准发放津贴或救济,而不问领取者从前的收入多少;各国战前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战后各国普遍建立了“福利国家”;二战前推行社会保障的主要是西欧、北欧各国,战后已扩大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西方所有工业化国家。

——摘自李传柱《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1)图一与图二是欧洲哪一场运动的代表人物?该运动提倡的思想是什么?写出任意一位人物的代表作品。(注意人物与作品同时写出)
(2)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共同影响。
(3)分析表格内容,归纳英法两国爆发革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根据表格分析英美法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有哪些?(一点即可)
(4)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罗斯福新政发生的时间。(按照世纪年代的方式书写)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5)根据材料二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有哪些?(一点即可)
2024-03-22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