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武则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8027402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舆论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请回答:

(1)材料中“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请问在印度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他将印度哪些文化输入中国?

(2)材料中武后指谁?她统治时期后人称为什么?

(3)材料中“各国使节”反映了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盛况,请列举和唐朝交往的国家或地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历史画卷色彩斑斓,在乐园中,一定能感受到波澜壮阔的历史经历。
请阅读下面材料:

毛泽东对武则天有一段评价:“武则天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就是了不起。”


从古至今,历时上对武则天褒贬不一,她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与她本身的才能、手段分不开。武则天自己立了块无字碑,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那么我们今天也来把她评价一下吧!
2017-05-11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历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郭沫若对武则天的评价的历史依据。
(2)材料二描写了中国古代哪一盛世局面?当时的皇帝是谁?他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2022-03-28更新 | 5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观新政措施表

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根据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编制

材料二   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成殿亲自主持对贡生的考试,由此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殿试制度。最高统治者亲临殿试,毫无疑问,科举制是唐朝实现集权的基本制度之一,对唐王朝几度辉煌,达到鼎盛起过重要作用。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1)材料一体现了哪位君主的统治措施?列举该君主在用人方面的一项事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殿试的创立者。并归纳殿试这一新创举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写出开元盛世时期的君主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史之乱对唐朝国势的影响。
(4)根据上述唐朝历史发展的史实,简要说明君主与王朝的兴衰之间的关系。
2021-09-15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