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中外交往 >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8035538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还设立国学,教授儒学;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瓷及制铜技术也传入新罗;新罗的姓氏、服饰、节令、风俗也受到唐朝的影响。

材料三:在上海APEC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邀请前来参会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体的领导人穿唐装,并由此而掀起祥和喜庆的“唐装”新潮,这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 融合,更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地位与风度的体现。

(1)你知道材料一中的僧人分别是谁吗?他们的主要页献有哪些?

(2)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作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阅读材料二,从中归纳唐朝与新罗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3)阅读上述材料,简述各国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对外政策给后人留下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期。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材料一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有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材料三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候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材料四   



(1)说出材料一、二中的两种制度分别是哪位皇帝时期创立?创立这两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说出ABC的内容。
2021-08-23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正式把读书、应考和任官三者结合起来。而这种三位一体的选举办法,一方面使封建国家从地主豪强和士族(世代读书做官的豪门大族)手里夺回了选拔人才的权力,从而增强了朝廷的控制力量,巩固了皇权;另一方面使庶族地主(中小地主)也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表达政治意愿,从而扩大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六卷隋唐时期(上)

材料二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措施比较


唐太宗唐玄宗
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减轻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据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材料三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图1和图2是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


图1                                        图2

材料四   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除了传授佛法,还介绍了中国的建筑技术、雕塑技术、医药等知识,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科举制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并归纳这两个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至少写出两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图1、图2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什么用途?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传播大唐文化到日本的高僧。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2024-01-18更新 | 19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联——“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瀛”指的是哪一个国家?对联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哪一位历史人物?
材料二

电视剧《西游记》唐僧剧照(如下图)



(2)材料二中的人物原型是历史上的哪一人物?他“西游”的目的地是哪里?
(3)材料一、二中相关人物的事迹表明当时政府实行了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
2017-05-05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