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7 题号:8138216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求索,在逆境中筑梦,在奋斗中追梦,在辉煌中圆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当时举京师之人,咸以康为病狂,大臣阻格,不为代达。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   大约五千名北京学生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游行,反对凡尔赛和会有关山东问题的决定。这场游行很快就引起公众愤懑情绪的爆发、民族主义的宣泄、对西方的深深失望及对“卖国的”北京军阀政府的强烈谴责。这场运动影响深远,全国立即响应,迫使在凡尔赛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和约。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生中国的雏形。此皆我上下同心,军民协力,党派合作,友邦增援之所致,值得我们欢欣庆祝,大书特书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1941年7月7日)

材料四   

中国梦想1.0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中国梦想2.01979年邓小平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提出“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
中国梦想2.5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国梦想3.0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战略

——姚余栋《重燃中国梦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割台湾偿二百兆”的内容出自哪一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甲午战败是如何唤醒中国四千年之大梦的?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面对民族危机,中国民众的反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思想前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战“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想1.0”提出的经济背景以及使“中国梦想2.0”能得以实现的伟大决策分别是什么?并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中国梦想逐步实现的重要因素。
2019·天津滨海新·一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并划分势力范围,直接控制清政府,操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同时控制中国的海关,垄断中国的内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还以办学校、建教堂、发行报纸、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文化侵略。这样,帝国主义就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革命史》何沁、罗正楷主编

请回答: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2)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哪些不平等条约?其中哪一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

(3)从近代中国的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4)面对列强的一步步侵略、清朝统治又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爱国者学生,你会怎么做?

2018-02-22更新 | 6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三,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二   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三   殖民大国的军队开入北京,其中也发生了一些针对平民的野蛮报复行动,之后他们分区占领了北京城,然后继续与分散在中国北部的义和团作战。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1901年9月7日所谓《辛丑条约》签订。

——《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义勇军进行曲》


(1)材料一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签订于什么时间?该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什么变化?
(2)材料二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条约中哪一内容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两个在1840—1901年间两次派军队侵入北京的殖民大国。《辛丑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中华民族面临的“危险”是什么?分别列举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著名战役各一个。
2019-04-02更新 | 6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1)材料一中的诗句反映的是哪场战争中的哪次战役?

材料二   慈禧太后庆祝60寿辰,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2)材料二中的“割地求和”说的是什么事?“割地”具体割的是什么地方?
(3)以史为鉴,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会给青少年学子带来哪些启示?
2020-12-07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