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一战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815819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14—1918年的战争中,交战国共计使用了45种以上约12.5万吨的毒气,造成了100多万人伤亡,其中死亡10万多人,化学武器属大规模的毁灭性杀伤武器,人们为禁止使用这种残忍的武器进行了不懈努力。后来,日内瓦议定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把化学武器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英、苏、美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化学武器最早使用于哪次战争?根据材料指出国际社会对使用化学武器的态度。

(2)材料二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二战后形成了哪一世界格局?

(3)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引发了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同时战争也给我们带来沉重的启示

材料一: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表: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3124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52

(1)造成材料一中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战争中被誉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这场战役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二:20世纪的世界格局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A、B处的内容是什么?
(3)“一战”后的“体系”是否真正的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材料三: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意、日以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议和。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九年级下


(4)从材料三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他们为什么能联合在一起?
(5)依据所学回答,如何理解我们反对战争,除非为了和平?
2022-05-30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15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这场战役历时10个月之久,人们称之为“绞肉机”“屠场”。

材料二: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缓缓降落”,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

材料四:反法西斯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世界人民期待已久的“联合国”呼之欲出。战后经济全球化浪潮奔涌而至,区域性和国际性经济组织应运而生。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和“这场战役”分别指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6国”为了“从事共同的斗争”作出重要承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导致世界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
(5)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是什么?
2022-02-10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是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第一次世界大战)。

——【捷克】雅·哈谢克《好兵帅克》

材料二:   1918年同盟国一个接一个的投降了。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便宣告结束——这场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涉及30个主权国家,推翻了4个帝国,产生了7个新的国家;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约850万,非战斗人员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美元。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的投资。而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利用战争带来的天赐良机使经济获得极大发展,从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一战中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参加战争,这使他们能够利用在战争中所熟悉的军事装备和最新技术去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者,高涨的反帝民族解放斗争表明任意宰割落后国家和民族的殖民主义政策已难以继续,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陷入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各国已有了2.5万-2.75万吨的主力舰;大战末期,英国已有4万吨级的高速主力舰,并开始建造能携带20架飞机的航空母舰;大战期间,各国迅速生产出各种类型的军用飞机,如驱逐机、轰炸机等。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帝国”及“大屠杀”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战争”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产生的影响。
2020-12-28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