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伟大的历史转折 >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0 题号:8216650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1)据材料,请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

材料二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思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分析“点火”的含义。

材料三   据统计,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他们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对外投资的90%。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为世界经济不断增长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统编教材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回答两个方面即可)

材料四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不考虑全球化的问题,关起门来自搞一套,因而对外部资源、模式和市场的利用极其有限,也影响了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后,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我国是如何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国家都有很多路要走,路上难免会有挫折,会走弯路。中国共产党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反思,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挫折之路】

材料一   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该刊认为邓小平“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转折之路】

材料二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遭遇了特大早灾,秋种难以进行。安徽省委将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农民。有些地方在“借地”的基础上搞起了包产到组,其中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搞起了包干到户。

——吴恩远《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光明之路】

材料四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10课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的“极端主义”是指哪一事件?
(2)材料二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事件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徽“借地”的具体做法是什么?指出农民支持该做法的原因。
(4)材料四中“走自己的路”指的是党最终找到了一条什么正确道路?在探索这一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该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0-10-30更新 | 15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党内外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摘自201812月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的打开了。……

——摘自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的讲话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逐步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向全面开放的转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转变,综合国力极大提升。

——摘编自吴思科《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回答,我国改革首先开始于哪个领域?对外开放是怎样进行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40年的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什么发展道路?当前,中国人民正沿着这条道路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习近平曾经强调中国梦得以实现的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得到什么认识?
2021-07-09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阔史诗。请你根据史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思想解冻)

材料一   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命运抉择)

材料二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   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针对材料一中“两个凡是”方针,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2020-03-25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