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822668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图二分别是洋务派创办的哪一类型的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材料二:据英人傅兰雅记载,1871~1880年的10年间,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翻译的西书就有98种,235册,译成未刊之书45种,140余册,尚有13种未全部译完,其数量远超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翻译西书之总和。


(2)读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新变化。

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3)读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4)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标志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请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02-14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材料二:赔款2亿两白银,允许其在中国开设工厂……

——某条约

材料三:在条约关系史上,《辛丑条约》背离对等原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附件内容多为清帝上谕,这些以承诺国际义务为内容的上谕,通过附件的形式成为了和约的一部分。这一新的方式鲜明地体现了列强对华的强权政治和前所未有的霸道性质。

——李育民《近代中外战争与条约关系(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的条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签订是在哪场战争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这一新的方式”的内涵。
(4)综上所述,归纳这一时期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原因。
2023-10-02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探索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中国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据统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产值超过600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金子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三:甲午大败,   “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第九款: 中国国家应允, 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场战争的发动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
(2)甲午大败后签订的条约与以往条约相比新增的内容是什么? 战争导致的“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四这两款内容使“诸国”获得了什么侵略权益?
(4)由以上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近代史上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024-04-24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