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8257481

材料解析题: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的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请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清朝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有何具体体现?

(3)有何影响?

【知识点】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和繁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宋朝时期,中国首次大规模从事海上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宋朝时期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材料四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1)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以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

(2)材料二中宋朝时的中国海上贸易发达与这一时期科技上哪一重大发明与应用有关?

(3)材料三中的政策是指什么?这一政策带来怎样不良的影响?

(4)材料四中的“特区”得益于哪一次会议中的重大决策?

(5)归纳上述材料中的“开放”的作用。

2019-06-15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

——摘编自张帆、李帆主编《中外历史纲要(上)》

(1)材料一图A中①处是丝绸之路的出发点 _____,这条陆上交通道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_____(朝代)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 _____(历史人物)称帝后,派图B中人物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其船队先后达到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采取材料二所反映的对外政策的原因。并分析该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2024-05-09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一事件的意义,不但在于郑氏父子以台湾为根据地,又进行了二十年的抗清斗争,更在于收复了被西方殖民主义者侵占的这块领土,在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中国通史》   


材料二



图一 广州十三行 图二 漫画
(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对外交往中哪些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清朝实行的哪一政策?依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消极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从对外政策和对外交往方式角度,指出明清时期对外交往的变化。
2022-08-28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