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827214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

种类1950年1951年1952年
粮食132131436916392
棉花50.2103.1130.4

材料二   “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

部门重工业农林水利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其他
投资比例58.2%7.6%19.5%7.2%7.5%

材料三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如图一所示)


材料四   1978-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表(如图二所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部门是什么?“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历史作用?
(3)阅读材料三(图一),指出图中的粮食产量是否真实,并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
(4)阅读材料四(图二),你从图中获取了什么信息?出现这一情况主要与在农村实行的哪一政策密切相关?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这首战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些“中国好儿女”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确定一个主题。
2023-02-07更新 | 2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阶层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2017-05-04更新 | 5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它制定于1954年,它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巨变?
(3)综合材料一、二,概括中国人民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
(4)材料三中所描述的文献是什么性质?
2021-08-02更新 | 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