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左宗棠收复新疆 > 左宗棠收复新疆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12 题号:827619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带兵入侵新疆,他先后攻下天山以南的喀什噶尔、叶尔羌(今莎车县)和阗(今和田县)等地。不久,阿古柏在喀什噶尔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自立为汗,占据了南疆。1870年,阿古柏又向天山以北扩张,占领了乌鲁木齐等地,新疆几乎沦为异域。1871年,沙俄趁火打劫,出兵强占伊犁。英国也加强了对南疆的渗透,力图把阿古柏政权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新疆绝大部分地区沦陷,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震动朝野。恰在此时,日本又从海上入侵台湾,西北、东南狼烟并起,海防、塞防同时告急。

1866年8月,左宗棠从外国订购造船机器,聘请西方工程技术人员,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同时,设立福州船政学堂,以培养本国的造船和驾驶人才。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委以筹兵、筹饷以及指挥西征军的全权。经过一年的积极备战,1876年3月,左宗棠离开兰州挥师西进,一年半,终于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全部失地。1880年5月,左宗棠率亲兵千余人“抬棺出征”,把大营从肃州(今酒泉)迁到哈密,既表示抗俄的决心,也做好了捐躯沙场的准备。

1881年2月,中俄新签了改订的《伊犁条约》,由于谈判代表曾纪泽的外交努力和左宗棠的积极备战,伊犁地区的大部分回归祖国怀抱。

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及新疆重归版图后,左宗棠力图“为新疆谋划久安长治之策”,他强调平等对待汉族和少数民族,“只分良匪,不分汉回,为久远之规、制贼之本”,在经济上,他着力于减轻赋税,修筑道路,兴修水利,推广蚕丝,还推出屯田政策,让军队自己生产,减轻了新疆民众的负担;在文化上,他兴建义学,让各族百姓读书识字,还下令刊刻《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书籍,传播中原儒家文化;在政治上,他提出“设行省,改郡县”,先后五次奏请在新疆建省以巩固国家统一。

——摘编自《左宗棠全集》等

材料二 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上《筹议海防折》,提出朝廷应向海防倾斜,“海防与塞防之争”渐渐演变成各派之间的“爱国与卖国之争”。其实,此次大论战的实质,是国力日益衰微的大清帝国,如何在东部沿海与西北边疆两个战略方向上,分配有限战略资源的政策大讨论。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目的在于防范强势崛起的日本,左宗棠强调塞防与海防并重,反对削减西北战费,也是着眼于解决阿古柏入侵的燃眉之急,遏制觊觎新疆的沙俄及英国的气焰,以后的实际历史演进,固然证明左宗棠收回相当于六分之一中国领土面积的新疆,功在千秋,但李鸿章所担忧的东部沿海危机,最终也全面爆发。

——摘编自吴胜《左宗棠和李鸿章30年恩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左宗棠的历史功绩。
(2)材料二中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左宗棠强调塞防与海防并重,你赞同谁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英雄者,国之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物主要事迹人物言论摘记
林则徐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左宗棠收复新疆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杨靖宇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最后壮烈牺牲国既不国,家何能存?
王进喜建设大庆油田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阅读上述表格,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20字以上)
2023-06-21更新 | 10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学以致用

众所周知,在当下这个娱乐高度发达的时代,各种影视作品,各种游戏,似乎都在玩着各种穿越,各种历史人物和那些对中华文明有着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被“魔改”的面目全非,尚对相关历史知识懵懂无知的孩子们]的认知也被那些“乌七八糟的魔改内容”所污染,进而对英雄人物产生错误的认知。如果我们长期受那些“魔改化”影视游戏作品戏说的影响,而在此期间,又没有正确的历史知识进行引领,对那些英雄怎么可能生出“敬仰崇拜之心”?将来我们或许会接触到历史的真相,但对我们将来,那些英雄人物的第一烙印,将永远都是“娱乐元素”。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又怎能奢望让我们生出爱惜英雄,成为英雄的想法呢?

郁达夫曾经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一个有英雄而不知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常言道:“欲亡其国先亡其史”。代表中华传统美德的英雄,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只有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承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中永不断绝,无数深邃的思想,无数珍贵的品格,必将助力中华民族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初学历史的半年历程中,你已经学习到了一些英雄人物,请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谈谈对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认识与理解,感悟与反思,质疑和求证。
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真情实感,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2018-04-29更新 | 11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因侵略、救亡图存的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林则徐受命前往广州处理禁烟事务。他一方面处理与英国商人的鸦片交涉,加强前线的防务,另一方面积极了解西方世界的基本情况,搜集和翻译各种报刊,组织人力翻译西方地理学著作,编写《四洲志》一书,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

——摘编自陈支平《从文化传承的视野来评价林则徐的伟大历史贡献》

材料二   左宗棠制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事先开办了兰州制造局,用来仿造外洋枪火、改造中国枪炮,提高军队战斗力;还提前让部队进驻哈密,兴修水利、屯田生产,以解决粮草供应。18764月祭旗、出兵。18781月,彻底消灭阿古柏残余势力,收复南缝。为配合收复伊犁谈判,他让人抬着棺材出

征,俄国最终在谈判桌上让步,归还了伊犁。

——摘编自许斌主编《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杨靖宇,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他率领抗日联军战士在东北展开抗日游击战。193810月以后,日寇对抗日联军进行严密封锁,疯狂围攻。杨靖宇率部在零下40度的冰天地里,以草根充饥,用泥巴裹伤,顽强战斗,毫不气馁。仅1939年冬季,就歼敌数千人,冲破敌人11个军管区的兵

力包围。

——摘编自陈星辰《杨靖宇:坚决战斗、坚贞不屈的抗日民族英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在“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所作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左宗棠的历史功绩并分析其取得这一功绩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2-19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