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宋代经济的发展 >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 > 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
题型:判断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8295001
宋朝时,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著名的粮仓。(   

相似题推荐

判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在粮食产量提高的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迅速展开,农业多种经营蓬勃发展起来,这是宋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茶叶的栽培遍及大半个中国,当时种茶的农户被称为园户,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将种茶当作职业,基本上不种植粮食,因而成为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茶农。这既有利于茶叶生产规模的扩大,也有利于茶叶技术的改进,更有利于茶叶质量的提高。宋代这样的专业户包括社会生产的众多领域,如果树栽培户、桑蚕户、花农等等,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宋代社会分工的深入,也为广大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提供了条件。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一书中评价,“13世纪的中国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摘自游彪《辽宋金夏史漫谈》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专业化程度高的茶农有利于茶叶生产扩大、技术改进和质量提高_______
(2)粮食产量的提高是宋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重要标志_______
(3)宋代的专业化生产领域众多,反映了社会分工的深入_______
(4)宋代南方赋税比重超过北方,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_______
(5)13世纪中国的成就得到国际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肯定_______
2020-02-06更新 | 121次组卷
判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2018-08-27更新 | 57次组卷
判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3】区分以下场景,是属于中华民族内部交往的表现,还是中国与外国交流的体现。在答题卡填上相应的“A”或“B”选项。
A.中华民族内部的交往
B.中国与外国的交流
一艘满载着占城稻的船在广州港靠岸。________
一位宋朝农民与契丹牧羊人在榷场贸易。________
一位金朝皇帝在阅读苏轼留下的诗词。________
一位阿拉伯商人在使用指南针指导航船。________
一位日本僧人收藏汉字书写的佛经。________
一位蒙古士兵掠占一件景德镇出产的瓷器。________
2019-05-12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