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8318802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的强国之路,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l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

项目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
外贸缩减幅度46.2%40.6%28.4%16.5%8.4%l/3
工业下降比70%69.1%50%48%50%2/3
失业人数1700万476万近300万85万300万近3000万

——《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工业化——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1953年1月1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处在“旧世界”的中国通过哪场运动引入机器工业?这场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观察材料二表格,指出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个国家?面对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哪些不同的对策?
(3)材料三认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最高利益”我国在建国初期做了哪些准备?(至少写出两点)
(4)当今中国正逐步走上工业强国之路,你对此有何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政权巩固]
(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与哪一战争有关?
(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在哪一年年底完成的?
[道路探索]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体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哪一成就?“一五”计划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4)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哪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特色中国]
(5)哪次会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2020-05-29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变化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7.3

材料四:《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52年到1956年公私经济比例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62年之前GDP最低值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0年代以来GDP保持较高增长率的原因有哪些?
(3)从材料三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验及教训。
2021-08-03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新中国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依靠人民谱写了不懈探索与奋斗历史。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承担起了建设和管理国家的重任。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经济战线上取得了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恢复国民经济的重大胜利。据统计,1952与1949年相比,我国工农业总值增长77.5%,年均增长21.1%,工农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的产量均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尽管如此,当时的国民经济依然十分落后,尤其是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26.6%,而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35.5%。我国的工业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国,甚至连印度都不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实施》,《中国产经》杂志2018年第3期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在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及生产关系发展演变的历程。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原理,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2023-05-10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