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元朝的建立及其民族关系的发展 >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8375460
台湾、西藏和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以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师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材料二   1636年,皇太极改大金为清。1683年,清军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第二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巨,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有效的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乾隆时期,清军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材料三   清朝疆域图(1820年)


——以上材料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7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从哪个朝代开始?
(2)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为了加强对台湾、西藏和新疆的有效管理,清朝分别在这些地区设置了哪些机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何重要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宗既平北汉,欲乘机恢复燕云,始与辽连兵……

▲自太宗以后,宋即不能进取,辽兵迭次南侵……

▲至真宗始定兄弟之称,奉岁币三十万以和……

——摘编自《宋辽金夏元史》

材料二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时间事件
1653年顺治帝赐予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年康熙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1)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之间有“战”有“和”,请举出这一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和”“战”的典型各一例。
(2)材料二中的元朝为加强对西南西藏地区、东南台湾地区的管理而设立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及其共同作用。
2023-06-29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 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 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 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材料三:在地方,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在中央,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1)材料一中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的第一次“大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为巩固统一,秦朝在经济上采什么取措施?
(2)材料二所述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什么制度? 元朝建立后,西藏地区由什么机构直接统辖?琉球(今台湾)又是由什么机构负责管辖?
(3)材料三记载的是我国哪一朝代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官制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1-07-14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幽云十六州),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得中国(指中原)土地,……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今则器用各有宜,不必同轨也;文字各有制,不必同文也;国土各有俗,不必同伦也。车不同轨,书不同文,行不同伦,而一统之大,未有如今日。

——《送萧九成北上序》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的是哪一政权?双方自哪一事件后开始“休养生息,不乐战斗”?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二敌”指哪两个政权?请从政治角度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据材料概括这些政权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3)材料三应该描述的是哪一朝代?据材料三,概括此朝代疆域的特点并总结此时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所遵循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其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民族关系发展的方式,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
2023-08-22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