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4 题号:8381598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材料一出自哪一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在此法颁布之前,行使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1982年又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性质是什么?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材料二出自我国建国初期颁布的哪部法律文件,保障了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材料三   “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民法规范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它将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主任孙宪中教授语


(3)材料三反映的是1986年颁布的哪部法律文件?这一年还颁布了哪部法律文件,保障了我国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的机会?
(4)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走上了什么道路?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材料四中,为“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材料三:到了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有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房屋等。每年须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了。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1)材料一中的图一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图二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藏解放的方式?今年是西藏解放多少周年?
(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指当时中国完成的一件什么大事?这一事件的本质内容是什么?
(5)上述材料都是《中国历史》八上第一单元的内容,请你写出本单元的主题。
2021-03-26更新 | 13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我国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
195083197116180272
19533743550407

(1)材料一的阶级结构有何重大变化?导致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实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材料二:见图。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千 克
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

1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图2   深圳市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2)材料二中图1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在农村施行的什么政策。图2的数据变化反映了深圳的发展得益于哪一重要举措?
2022-08-02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同阶段的中国农民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政府在农村执行的什么政策或举措?

材料二   1958年的中国农村



(2)材料二的三幅图片中哪一幅所反映的内容是虚假的?材料二反映当年我国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

材料三   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3)观察材料三,描述从C到D,从E到F,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归纳,影响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020-04-29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