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83939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试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开辟道路。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在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为了有效的进行该项运动,国家颁布了一部指导性的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农业采取的方式是什么?有何影响?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政策?它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4)上述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你有何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生产关系的调整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社会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货币地租由封建性转变为资本主义也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农奴制的基本废除毕竟是西欧经济结构演变中的一大转折,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意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在西欧的发生,正是以封建农奴制的解体为历史前提的。

——摘编自《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二   在19世纪60年代,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它们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历史时期来总结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根据面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中心任务与时代要求同频共振适时制定或调整农村土地政策在党创造伟大成就的光辉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百年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启示》

(1)指出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划线部分的提示信息,说明材料观点的正确性。
(3)根据材料三,指出建国后我国不同时期调整农村土地政策的依据,并简述不同时期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基本历程。
2024-05-29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级学生针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材料一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具体做法是:放手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经过复查,发给农民土地证,动员农民生产。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下教材

材料二   下图是1953年-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情况表:

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
粮食总产量166.83169.52183.94192.75195.05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材料三   1978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淮河中游平原上的小岗生产大队18位农民,在一间农家小屋里,秘密商讨分田“包干”,签下了包产到户的“生死状”。……18位农民没有想到,他们被饥饿逼迫而成的这份“生死契约”,无意间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份宣言,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春雷,从这里响彻神州大地。

——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解说词

材料四   小明的爷爷今年62岁了,办了好几个工厂,是定陶有名的企业家,捐资修建了好几所学校。作为千万富翁的他非常节俭,最看不得人的浪费,他常说:“我6岁那年,全村开始大规模炼钢铁.我们陈集人民公社也成立了.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的口号。唉,我怎么看都有些不对劲呢?”


请回答:
(1)为什么说1950年的土地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
(2)材料二中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春雷”是指什么?简述它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哪两个失误?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建议。
2019-05-17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同阶段的中国农民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政府在农村执行的什么政策或举措?

材料二   1958年的中国农村



(2)材料二的三幅图片中哪一幅所反映的内容是虚假的?当年我国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材料三   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3)观察材料三,描述从A到C,从C到D,从E到F,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材料四   当年,小岗村18个红手印,开启了一个火热的年代,大包干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直到今天,在农村地区,还广泛流传着“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的说法,话虽朴素,却蕴含着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改革创新。

——詹勇2013年04月16日《人民日报》


(4)结合以上材料,你对“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改革创新”有何认识?

2019-05-31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