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宋代经济的发展 > 经济重心南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0 题号:84553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米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


材料四:(宋化)大城市发展的同时,成千上万个镇市也因商业的发达而兴盛起来。有些市、墟或集因商业的发达而发展为镇,有的镇也升格为县。由于商品流通和交换的频繁,官府在不少商船客货辐辏地设置税场,商税收入也非常可观。

——摘编摘自邓广铭等《宋史》


问题一: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什么时期?完成于什么时期?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 (列举两个)
问题三:材料三图1纸币是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之一,写出该纸币的名称及最早出现的地区?图2与图3所反映的商业经营场所的分布有什么不同?
问题四:请从材料四中,摘抄一句话说明宋代城镇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城镇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两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元朝时期,民族交融走向高潮。

材料一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1)从材料一分析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哪一地区?《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它的作者是谁?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什么?

材料四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畏兀儿(即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3)元朝时,为了加强对台湾、西藏和新疆的管辖,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新的民族”指什么民族?
2024-05-09更新 | 5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隋、唐、宋三朝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个著名的工程?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工程的顺利交付使用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二   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材料二从哪两个方面描述了唐朝的繁荣?联系所学知识,列举唐朝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一例。

材料三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3)概括材料三中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据材料三,分析社会经济呈现上述趋势的原因。

材料四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2023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4)综上信息,以古鉴今,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可以汲取古人的哪些智慧。
2023-09-19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反写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析上放置一个铁框,用陶字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可以拆下来下次再用,所以称为活字。

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脱脱《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项重大发明?发明者是谁?
(2)培根所说的,引起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的发明是什么?此项技术在哪个朝代发明?
(3)培根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什么?
(4)材料二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
(5)材料三宋朝时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
(6)材料四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7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