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 题号:84571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仅有的两万公里的铁路,只有一半可以勉强行车;13万多公里的公路,能够通车的还不到8万公里,以致被外国人讥为“这是一个连铁钉都要进口的国家”。到1957年底,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都先后建成通车。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

——摘自岳麓书社《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国产通信产业从零起步,如今发展到在时代展现出领跑能力,绝不是得益于自我封闭。……面对高科技的技术攻关,封闭最终只能走进死胡同,只有开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继续扩大开放,努力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在与世界的互利共赢中实现自主创新,这个方向不能动接。

——《中兴事件:切肤之痛激发理性自强》

材料三:可以参观一下我们生产线,基本上没有人的,20秒钟一部手机,从无到有,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未来几百条、上千条的生产线完全是自动化的,这时说人的文化素质不够,至少说没有受过大专、大学以上的教育,英文也不好、计算机也不好,工人的机会都不存在,没有工人阶级这个名词,公司生产阶级上基本上叫“工匠”,从我们公司的索引,可以放大来看这个国家,国家也要走向这一步,否则国家没有竞争力的。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有硬件基础,比如说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城市建设、自来水各种环节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没有灵魂的,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素质。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2019年5月21日接受央视采访摘选

材料四:2016年中国杭州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习近平建议:一方面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中国支持二十国集团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支持世界银行成立全球基础设施基金,并将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途径,为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还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各国要致力于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新闻资讯

(1)材料一中,哪一建设成果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我国是如何改变被外国人讥为“这是一个连铁钉都要进口的国家”的状况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高科技发展如何处理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应对未来世界国家竞争中,国家应该怎样做?

(4)你认为中国能成功举办杭州G20峰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我国应怎样更好地提升国际地位和引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综合探究题: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
【民族独立】
(1)哪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标志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事件是什么?
【工业奠基】
(2)写出一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东北地区取得的工业成就。
2023-01-31更新 | 9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 ,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在材料一反映的构想基础上,我国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此制度是通过哪次会议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

材料二   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1955年9月正式开工修建,1957年10月15日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京广铁路南段与北段连成一线。


(2)据材料二指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作用。请再列举1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取得的成就。

材料三 (一)“另起炉灶”。(二)“一边倒”。(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四)“礼尚往来”。资本主义国家,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五)“互通有无”。(六)团结世界人民。

——摘编自周恩来《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1952年4月30日)


(3)材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中国处理与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共同原因。
2021-07-07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走西方近代化道路

材料一


   
(1)根据上图,说明他们主张如何向西方学习,结果如何?
二、走俄国(苏联)道路

材料二   这里像眉毛一样的地方,是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崇山峻岭,峭壁耸立,森林茂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这里离大城市较远,是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是积草囤粮、聚集革命力量的好地方,适宜作我们的落脚点。

——毛泽东

材料三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不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而且积累了不少经验,加深了对国情的认识,提出了不少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理论和方针政策。可惜后来没有按照这个时期形成的思路走下去。

——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小丛书: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反映的史实名称,并简述其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或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五”计划期间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意义。说明“后来没有按照这个时期形成的思路走下去”的理由。
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的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草、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意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理解。
2023-06-07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