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二次革命和军阀割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8911404
七年级(1)班举行主题为“走向共和之路”的探究活动。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构建共和]

材料一 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 “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1)写出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这一组织的成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缔造共和]

材料二 下表是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11年10月10日A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

(2)材料二表格中的A事件应为哪一事件?根据材料二,写出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维护共和]
(4)为了维护民主共和,针对“宋教仁案”和“袁世凯复辟”,孙中山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历史感悟]
(5)综合上述探究活动,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知识点】 二次革命和军阀割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学生的漫画作品,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以上漫画所涉及的内容与哪次革命有关?漫画中的“指导思想”指的是哪一思想?
(2)漫画中的“革命团体”“革命组织“分别指的是哪一组织?
(3)漫画中的中华民国是哪一年成立的?革命果实被谁窃取了?
(4)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革命者们先后又开展了哪些反对“革命果实窃取者”的斗争?(举一例即可)
2021-12-22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20世纪初期的历史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从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洲醴、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马勇《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他(袁世凯)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等的大政客。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批大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扩充了北洋军队的势力,与日本订了民国四年的条约,最后听了一群小人的话,幻想称帝。


(1)根据材料一,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采取了哪些行动。
2023-12-08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也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材料二:“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谴责。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材料三: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支持他的皇帝梦。他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1)阅读材料一,说出清帝退位时间。并指出“临时政府”指的是哪一政府。
(2)材料二中“宋案”的“宋”指哪个历史人物?袁世凯的这种行为引发了哪一历史事件?
(3)阅读材料三,面对袁世凯的复辟帝制行为,孙中山发表哪篇文章,维护共和制度?民主革命者蔡锷等人发动了什么战争?
(4)从材料二、材料三中,你看到了怎样的袁世凯?
2024-01-18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