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 探寻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8982310
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历史探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在学习中找到的材料,邀请你参与他们,共同完成。

材料一: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



(1)依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大洲依次应是            。图中①、②两洲之间航线的最早开辟者是      
(2)阅读此图后,你能得出怎样的关键信息,试为该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史实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二:只有统一的国家才有足够的实力和决心,来资这样一场伟大的航行,这也充分展示了当时欧洲封建强国的力量和决心。

——索尼亚·梅西亚斯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早进行“伟大航行”的国家。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晴地注视着过去……

——《全球通史》


(1)世界历史可以划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个阶段。16世纪世界历史开始进入到哪一发展阶段?
(2)16世纪的哪一思想运动促进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举出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的两个事件。“中国人的心满意足”是源于当时的哪一经济类型?

材料二:1973年,诺斯出版了《西方世界的兴起》,系统地提出一个影响极大的理论:西方之所以产生了工业资本主义而迅速兴起,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的确立。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3)材料二认为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兴起的重要因素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能够支撑材料二中观点的史实。

材料三: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

——摘自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4)“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砸开中国的大门”指哪一战争?“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5)举出“又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两点。

材料四:尽管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等一系列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囿于经济实力薄弱、综合国力不强、在国际事务中无足轻重,所以它们往往成为经济全球化代价的主要承担者。在世界市场的全面竞争中,由于资源、劳动力等传统因素作用相对下降,科学技术作用增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无力的地位,其必然结果是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摘编自邵培仁、陈兵《经济全球化利弊分析》


(6)根据所学举出一个建立于1995年,旨在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国际组织。根据材料四概括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的表现。

材料五:从全球治理体系来看,目前在经济发展领域主要由美国、部分西欧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所主导……筹建亚投行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不仅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也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一个体现。

——国际在线网(2016114日)


(7)依据材料五指出,当今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地位有何变化?
(8)你认为当今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2023-03-13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它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的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图说天下 世界历史系列》


(1)根据材料一中“它”指的是哪个事件?归纳“它”的影响。

材料二   从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这种变化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开启了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


(2)材料二中“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举一例说明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扩大。根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影响。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


(3)根据材料三,概括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方式有哪些。(至少2点)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它们对欧洲社会进步产生的共同影响。
2022-09-06更新 | 1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列出材料一中为丝绸之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个代表人物。结合所学,西域正式纳入汉朝版图的标志是什么?图中“大秦”指的是当时的哪里?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东西方有何影响?

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2)结合所学,材料二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指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程度进一步加强。但由于发达国家在当前世界经济秩序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受益者。而一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则很难在与它们的竞争中取胜。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组织。

材料四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4)根据材料四指出,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这一战略有何创新之处?

2019-06-09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